如何“退卷”办好高质量学校?“双名工程”主持人及导师团队这样回应!
在社会普遍“提速”的情况下,“内卷”蔓延到教育领域,不断压迫师生的健康发展,让减负愈发艰难。作为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如何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自觉“退卷”,用教育内在的规律去办学,以人成长的思维去育人,从而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好基、铺好路?本报特别邀请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及其导师团队,共同探讨这一话题。本报记者 韩世文 崔斌斌■ 嘉宾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徐 俭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尹 超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马伟兰山西大学附属子弟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内卷”的产生带有一定的东方特色中国教师报:“内卷”引发了社会的普遍焦虑,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当前“内卷”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阎凤桥:“内卷”的出现主要源于三点:一是功利性思想与行为的盛行。在人人都想争取更好的机遇、期待更好的发展平台、走向更高水平的同时,一味地追逐功利就会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出现,例如在教育评估过程中,刻意迎合指标,以评价指标为王,丧失了自主性和评估促进进步的真正价值。它使人们不再将重点放在自身,而是单纯地进行横向比较,似乎别人有的我也必须有。二是资源的竞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有人为凸显资源分配差距的作用,使得学校锱铢必较,偏离了合理的发展轨道。三是教育系统的“内卷”与大环境的影响分不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内卷”归责于某一方,因为大家戴着“脚镣”跳舞,都处在制度性约束下而可能失去理性发展的自主性。徐俭:“内卷”的产生带有一定东方特色或者说中国特色,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在我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只争朝夕、力争上游这样的价值理念较为常见,诸如此类的“第一”文化,仿佛说明了只有“第一”才能彰显能力,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就造成了“内卷”。而且它不只是中国有,亚洲国家中如日本、韩国也存在。同时,对于“内卷”我们不能单纯给出好或不好的评价,这取决于“卷”的程度,如果是为卷而卷,刻意去卷,那肯定是不好的。另外,我想“内卷”的产生也有机制的问题,一方面机会的匮乏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获取机会的公平公正,一些可量化、相对公正的指标介入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卷度”增加。尹超:从教育的角度看“内卷”产生的原因,我想补充两点:第一,中华民族是诗书礼仪之邦,重视读书的历史十分悠久。老百姓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一直存在,加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结果的追求远大于对过程的关注,社会层面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内卷”愈演愈烈。第二,就中小学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评价体系单薄,衡量指标不多元,导致学生的成长路径单一,学校不得不加入“内卷”大军。校长应在有限空间里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更好“生长”中国教师报:让教育“退卷”,我们教育人(特别是校长)应当主动作为。特别是在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当下,优秀的教育人又能如何作为?尹超:教育家精神是一种非常高尚、超脱功利的精神品质,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我认为是对德行力量的呼唤。在价值引导上,我们更应该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真正完成好“为谁培养人”的任务。教育是良心工程,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应对“内卷”,即使有压力,我们也应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阎凤桥:对“内卷”带来影响的评价,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反思社会现象,用辩证和审视的眼光看待偏离发展目标的问题。不要一味地顺应潮流,更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抉择。校长在自己学校的这片育人土壤拥有较大的调控权。在学校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营造自由宽松和个性化发展的氛围,给予“不拘一格”的创新以及可能的失败更多包容与欣赏。最近我看王家卫导演的《繁花》颇有感触,可谓慢工出细活,主要演员一遍遍地尝试演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他们说,拍剧的过程就是自身在“生长”的过程。校长是否也应该在自己学校的有限空间里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更好地“生长”。马伟兰:“破卷”仅靠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我们每一位教育人都应当有责任去积极应对:在可为的地方有所作为,在难为的地方有所准备,在不可为的地方保持定力。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和品行养成的重要时期,相较于初高中升学的压力较小,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去“退卷”。比如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体系的建构上都有很大的空间,让我们大有可为。徐俭:从推动教育家办学的角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认识,可以将“现象级内卷”进行深入评判与比较,然后从教育者的角度给出合理建议与引导;其次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效课堂建设与学生心理疏导上,从教育教学的高效性这一角度来消解“内卷”,引导教育工作者主动“退卷”。最后我们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在制定评价机制时给出相对合理且宽泛的标准,还可以加强家校社的联系与交流,进行相应的沟通、宣传,应该会起到好的影响与作用。好老师应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与众不同”的发展中国教师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每个受教育者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提高质量、发展特色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关注并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尹超:孩子的发展是慢的艺术。不能太功利地去揠苗助长。我们常说,看得见的是成绩,看不见的是成长,但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需要以轻重缓急的辩证态度去看待。对质量的追求是教育的基础和生命线,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秉承对人的生命发展的关切,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关注,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得到快乐、和谐发展。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为例,我们在学生发展质量的评价方面坚持了多元性、过程性、成长性,同时对教师的发展给予充分的成长空间,打造出和谐卓越的教师团队。我们深知:教师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和谐一致,才能有更深刻的互动影响。我们也强调,多元异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且异质多元的学生。徐俭:我个人认为,首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人的身心健康。没有身心健康,其他都无法谈及。其次,我们的孩子要想自如地应对未来的瞬息万变,就要做到全面发展,这样在对待事物时才能有更全面的认识和全方位的思考,当他们自己学会判断和取舍,不再把目光紧盯着分数和成绩,就会形成自觉规避“内卷”的能力。最后,从学校的角度看,要摆脱“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是教师专业发展。阎凤桥: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做教育工作时要意识到,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有不同的层次,追求自由也是人的天性。只要我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条件,受教育者就可能“生长”出来,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北大附中副校长秦蕾给“国优计划”班学生讲过一个考试成绩不佳但在化学实验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案例,让我产生一个看法,即教育是一种使“可能性”发生的学问,教师不是去框限孩子,而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与众不同”的发展。马伟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现阶段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学校做了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课程的实施。一方面在国家课程校本化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上不断探索。以诗词诵读为例,我们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进行整合,编写古诗课程;创新学习方式:背诵古诗、古诗作画、古诗吟唱、穿越古诗。孩子以诗寄情、以诗启智、以诗会友,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生命。其次是探索多元评价。我们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构建起明理教育评价体系,从评价标准的迭代、形式的创新、主题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评价体系。再次是注重协同育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校社协同。因此,我们重视家校协作,开展形式丰富的家校互动,我们相信理念认同才能行动一致。名校要引领更多学校营造好教育的绿色生态中国教师报:名校(优质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拉高了区域教育的维度,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内部学校的“内卷”。在这样的情况下,名校如何更好地引领发展又能避免区域内校际“内卷”?尹超:办教育就要有大胸怀、大气度,名校发展更要拥有长远的目光和深远的战略谋划,要有追求理想的坚守与韧劲,不被当下的乱象扰乱自己的育人节奏。名校是一代又一代人留下的产物和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觉得不应该盲目放大名校的作用。作为名校一定不能搅乱区域教育生态,不能挤兑区域其他学校的发展空间。名校应该有开放的姿态、自信的坚守、合理的竞争,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要保持愿景目标的一致,评价标准的多元,对个体话语的尊重,对个性发展空间的留白。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营造好学校教育的绿色小生态。只有更多的绿色小生态真正运转起来,功利主义沙漠化的大生态才可能一点一点地变成绿洲,这靠的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坚守。徐俭: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是因为它对历史的积淀、教育的理念、成功的经验都有一定的梳理。这种梳理既能形成系统化、文字化的资料,同时又兼具实际的可操作性。这对提升学校的质量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把其他周边的学校带动起来,对于整体教育生态的建设都是非常好的。马伟兰: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优质均衡阶段。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大家都能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共同学习,更深入地洞察教育规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加速优质教育的均衡,进而辐射更多的学校进行优质教育的发展,避免盲目“内卷”。阎凤桥:我们既要重视“内卷”,也要警惕“躺平”,某种程度上“躺平”危害性更大。所谓的名校与非名校是相对的。对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我赞成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在交流中加深彼此的认识,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不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前者对后者指手画脚。我们文化中有“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办教育,可能要有一点理想色彩,一些反常规的想法,如果换一个视角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与收获。学校应将育人视角拓宽、拉长,建立多样的成长渠道中国教师报:克服“内卷”并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营造超越功利主义的教育环境。这样的“环境”如何营造?学校能做什么?您在办学实践中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徐俭:我认为在设计办学及教育教学过程时,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多给孩子创设机会,也就是保留发展的机会。近10年来我们和政府在区域内办学校,始终坚持办一贯制学校。这样至少让学生在面临小升初的时候能保留继续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内卷”。让学生在小学的最后一年仍然能够体会到和以往年级一样的教育过程,我认为这是让功利化“退烧”的一个思路。马伟兰:结合我校的发展来看,我觉得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是破解“内卷”困局的好思路。文化是持久、长期、系统、多维度的,正好与“内卷”的短视、功利、单一的特点相对,所以我觉得学校在发展治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多元的文化氛围;要铺设多种成长路径,通向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并不局限于一座独木桥。当我们的成长路径多元了,就不会拘泥于一条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教育人有尹校长提到的“多元异质”的观念,尽可能为孩子铺设七彩路,搭建七彩桥,通过多彩的课程体系,建立多样的成长渠道,而不是把孩子引入单一的发展路径上去。校园是育人的土壤,在这片土壤成长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最终发展的方向也不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将育人的视角拓宽、拉长,不再紧盯成绩,而是在百花齐放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兴趣点,进而放大再放大,所以我们的评价机制也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更加多元,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多元成长之路。当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营造和谐多元的文化氛围,铺设多种成长路径,构建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样评价机制,能够依靠文化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以文化建设浸润学生成长,我们的孩子也将能在良性的教育环境中做到内心充盈,外有招数,从容应对一切挑战,自觉规避“内卷”。来源 | 中国教师报编辑 | 白衣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